羊质虎皮的反义词

反义词

词语解释:

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李轨注:“羊假虎皮,见豺则战;人假伪名,考实则穷。”
《三国演义》第三二回:“袁绍吐血身亡,后人有诗曰:‘空抬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鷄胆事难成。’”
明王世懋《艺圃撷馀·论诗》:“小诗欲作王韦,长篇欲作老杜,便应全用其体,第不可羊质虎皮,虎头蛇尾。”

国语词典:

羊披上虎皮,本性仍是怯弱。比喻空有壮丽的外表,而缺乏实力。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元.汪元亨〈折桂令.厌红尘拂袖而归〉曲:「鄙高位羊质虎皮,见非辜兔死狐悲。」也作「虎皮羊质」。

网络解释:

成语解释

【解释】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出处】西汉 扬雄《法言 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示例】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

【近义词】外强中干、羊质虎形、绣花枕头

【反义词】浑金朴玉、浑金璞玉

【语法】羊质虎皮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羊质虎皮

  • 羊质虎皮,读音:yáng zhì hǔ pí,汉语成语。释义:外强内弱,虚有其表。出处:汉·黄石公《素书》
  •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