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犬不留
(1) 军队所过,鸡狗被杀光。喻不留情地残杀,人和牲畜一起杀光
⒈ 亦作“鷄犬不留”。谓斩尽杀绝。
引《痛史》第六回:“探马报説沿江上下全是元兵, 江阴已经失守, 常州已经被屠, 常州城内鸡犬不留。”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三回:“房屋烧尽,鸡犬不留。”
梁斌《播火记》十五:“一天夜晚,他纠合几个亲戚朋友闯进土豪的家里,杀了个鸡犬不留。”
鸡狗都不留活命。比喻残酷的杀戮或抢劫。
【解释】连鸡狗都不留下。形容斩尽杀绝或抢掠一空。
【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六回:“探马报说沿江上下全是元兵,江阴已经失守,常州已经被屠,常州城内鸡犬不留,知常州府事家铉翁不知去向。”
【示例】这是一笔永远算不清的债!以言杀戮,确是鸡犬不留。(老舍《吐了一口气》)
【近义词】斩尽杀绝、寸草不留、一干二净、消灭净尽、斩草除根
【反义词】秋毫无犯、鸡犬不惊
【语法】鸡犬不留主谓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