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视同仁
(1) 不加区别;相同对待
⒈ 原指对百姓一例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不分厚薄,同样待遇。
引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篤近而举远。”
《朱子语类》卷二十:“理一而分殊,虽贵乎一视同仁,然不自亲始也不得。”
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一折:“为甚么小的儿多贫困,大的儿有金银,爹爹妳妳啊!你可怎生来做的个一视同仁!”
老舍《神拳》第三幕:“都是绅士,本县向来一视同仁。”
平等待遇,毫无歧视。
【解释】视:看待;仁:仁爱。用博大的仁爱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兽。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亲疏。
【出处】唐 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示例】警察却不怕自行车,更不怕洋车和三轮儿。他们对洋车和三轮儿倒是一视同仁,一个不顺眼就拳脚一齐来。(朱自清《回来杂记》)
【近义词】天公地道、等量齐观、相提并论、视同一律、比量齐观、同等看待、不分畛域、一碗水端平、因人而异、不偏不倚
【反义词】另眼相看、厚此薄彼、趋炎附势、另眼看待、量才录用、因材施教
【语法】一视同仁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形容平等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