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仁人的反义词
词语解释:

有远大志向和高尚道德的人。

引证解释:

⒈ 有远大志向和高尚道德的人。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故卑身贱体,説色微辞,愉愉喣喣,终无益於主上之治,即志士仁人不忍为也。”
宋陆游《秋雨叹》诗:“志士仁人万行泪,孤臣孽子无穷忧。”
清邹容《革命军》第六章:“滥用名器,致贵贱贫富之格大相悬殊,既失保民之道,而又赋歛无度,此法国志士仁人所以不辞暴举逆乱之名,而出于革命之原因也。”
袁鹰《悲欢·飞》:“多少忧国忧民的中华儿女,志士仁人,怀着满腹豪情,都在向往、找寻和探索使国家民族腾飞的道路。”

国语词典:

具有理想抱负和道德仁心的人。

词语翻译
英语
gentleman aspiring to benevolence (idiom)​; people with lofty ideals
网络解释:

成语解释

【解释】志向宏伟、道德高尚的人。指热爱祖国献身事业的人士。(仁:仁爱;高尚)。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示例】旧中国,有多少志士仁人为了探索真理而流血牺牲。

【近义词】耿介之士

【反义词】无耻之徒

【语法】志士仁人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志士仁人

  • 志士仁人,成语,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指有高尚志向和道德的人。该词出自《论语》——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反映了孔子“仁”的重要核心思想,作为一种值得提倡的价值观与可贵的精神品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