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可教
(1) 喻指年轻人有培养前途
⒈ 指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史记·留侯世家》:“良尝閒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
引良珠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復还,曰:‘孺子可教矣。’”
唐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初,上人在吴兴居何山,与昼公为侣,时予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
语出《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后用以称赞可以造就的年轻人。
【解释】指年轻人可培养。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示例】钱钟书《围城》:“你这话给我父亲听见,该说‘孺子可教’了。”
【反义词】不堪造就、朽木不雕、朽木难雕
【语法】孺子可教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