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一儆百
(1) 儆:警戒。杀一个人而使许多人引以为戒。亦作“杀一警百”
⒈ 亦作“杀一警百”。杀一个人以儆戒许多人。 清龚自珍《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送难者皆天下黠猾游説而貌为老成迂拙者也。
引粤省僚吏中有之,幕客中有之,游客中有之,商估中有之,恐绅士中未必无之,宜杀一儆百。”
送,一本作“逆”。 郭沫若《孔雀胆》第三幕:“斩草除根,杀一警百,这正是根本的办法。”
亦泛指惩罚一人以儆戒众人。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梅佐贤向徐义德建议开除几个罢工的为首分子,杀一儆百,不然以后日子会更不太平啦。”
儆,警戒。杀一儆百指杀一人以警戒众人。清.龚自珍〈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粤省僚吏中有之,幕客中有之,游客中有之,商估中有之,恐绅士中未必无之,宜杀一儆百。」也作「杀一警百」。
【解释】儆:警戒。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示例】如果遇到抗拒,就杀一儆百。(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
【近义词】杀鸡儆猴、惩前毖后、杀鸡骇猴、杀鸡吓猴、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反义词】既往不咎、宽大为怀、不咎既往、赏一劝百
【语法】杀一儆百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