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尊处优
(1) 处在尊贵的地位,过着优裕的生活
⒈ 谓处于尊贵地位,过优裕生活。
引语本宋苏洵《上韩枢密书》:“天子者,养尊而处优,树恩而收名,与天下为喜乐者也。”
《镜花缘》第五四回:“父亲孤身在外,无人侍奉,甥女却在家中养尊处优,一经想起,更是坐立不宁。”
《清史稿·兵志十》:“﹝嘉庆﹞九年,令各统兵官习射以六力弓为度……申明教诫,力挽积习,不得养尊处优。”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王龙,是元帝王皇后的弟弟,年二十二岁,是一个养尊处优的权门子弟。”
⒉ 指退职休养。
引太平天囯洪仁玕《资政新篇》:“邦长五年一任,限以俸禄,任满则养尊处优,各省再举。”
自处尊贵,生活优裕。
【解释】养:指生活;尊:尊贵;处:居于;处于;优:优裕。处于尊贵的地位;过着优裕的生活。
【出处】宋 苏洵《上韩枢密书》:“天子者,养尊而处优,树恩而收名,与天下为喜乐者也。”
【示例】父亲孤身在外,无人侍奉,甥女却在家中养尊处优,一经想起,更是坐立不宁。(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四回)
【近义词】纸醉金迷、花天酒地、娇生惯养、仰人鼻息、肠肥脑满、饱食终日
【反义词】含辛茹苦、节衣缩食、艰苦卓绝、披荆斩棘、积劳成疾、饱经风霜、筚路蓝缕、安贫乐道
【语法】养尊处优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