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谓心神聚合,集中大家的智慧。
亦作:聚精凝神
⒈ 原谓心神聚合,集中大家的智慧。
引《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故世平主圣,俊乂将自至,若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获稷、契、皐陶、伊尹、吕望之臣,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刘良注:“聚其精爽,会其神理,君臣道合,加以相明;上下不疑,德义谐和。”
明宋濂《题朱文公手帖》:“师友相从之盛,聚精会神,德义充洽,如在泗沂之上。”
后多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非常集中。 明唐顺之《答俞教谕书》:“古人於艺以为聚精会神、极深研几之实;而今人於艺,则以为溺心玩物、争能好胜之具。”
《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无奈他此时是凝心静气,聚精会神,生怕错过节儿。”
巴金《家》十一:“我画得不好,不过这幅画却是我聚精会神画出来的,因为你大哥向我央求过好几回。”
亦作“聚精凝神”。 冰心《寄小读者》十一:“忆起昨夜那些小孩子,接过礼物攒三集五,聚精凝神,一层层打开包裹的光景。”
本指集合众人的智慧。《文选.王襃.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后比喻一个人集中精神,专心一意。《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无奈她此时是凝心静气,聚精会神,生怕错了过节儿,一定要答拜回礼。」
【解释】集中全部精神。原有集思广益的意思;现常用以形容专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
【出处】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示例】看校样时的聚精会神,就和在写作的时候一样,因为我的目的要使它没有一个错字。(邹韬奋《经历 一个小小的过街楼》)
【近义词】目不转睛、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屏气凝神、目不斜视、诚心诚意、收视返听、一心一意
【反义词】心不在焉、神不守舍、心神不定、三心二意、心神恍惚、漫不经心、魂不守舍
【语法】聚精会神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