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离失所
(1) 流落他乡,无处安身
⒈ 流转离散,没有安身的地方。
引《金史·完颜匡传》:“边民连岁流离失所。”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刘智庙》:“刘智者,不知何许人,不事生产,而性好施舍,家资荡然,妻孥无存,流离失所。”
邹韬奋《青衣行酒》:“遭难的老百姓流离失所,不堪设想。”
转徙离散,没有安身的住所。
【解释】流离:流落;失散;失所:失去住所。流落离散;无处安身。
【出处】《金史 完颜匡传》:“今已四月,农事已晚,边民连岁流离失所,扶携道路,即望复业,过此农时,遂失一岁之望。”
【示例】年荒劫大,百姓们不是离家逃荒,流离失所,便是等待饿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近义词】无家可归、流离颠沛
【反义词】安家立业、安居乐业、落叶归根、安家落户、兵荒马乱
【语法】流离失所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无处安身,到处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