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枝叶扶苏”。
形容枝叶繁茂四布,高下疏密有致。
比喻分析事理详明缜密。
比喻兴旺发展。
⒈ 亦作“枝叶扶苏”。
⒉ 形容枝叶繁茂四布,高下疏密有致。
引《后汉书·延笃传》:“草木之生,始於萌芽,终於弥蔓,枝叶扶疏,荣华纷縟,末虽繁蔚,致诸根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俄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
⒊ 比喻分析事理详明缜密。
引汉扬雄《解嘲》:“顾默然而作《太玄》五千言,枝叶扶疏,独説十餘万言。”
宋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昭陵之日,使还献书,指陈时事,剖析弊端,枝叶扶疏,往往切当。”
⒋ 比喻兴旺发展。
引杨向奎《<戴名世集>序》:“常州学派长于微言大义,而拘限于《公羊》,其初影响尚微,迨康有为出,枝叶扶疏,结合变法,方使绝学发出光辉。”
枝叶繁密四布。形容树木茂盛。《后汉书.卷六四.延笃传》:「远取诸物,则草木之生,始于萌牙,终于弥蔓,枝叶扶疏,荣华纷缛,末虽繁蔚,致之者根也。」也作「枝叶扶苏」。
【解释】扶疏:繁茂纷披的样子。形容树木长势良好;颇为繁盛。也可用来形容家族繁盛;子孙满堂。还可用来形容文章内容充实。
【出处】汉 扬雄《解嘲》:“顾默然而作《太玄》五千言,枝叶扶疏,独说数十余万言。”
【示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
【近义词】枝繁叶茂、子孙满堂
【反义词】死气沉沉、枯枝败叶
【语法】枝叶扶疏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形容树木长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