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风血雨
(1) 腥气随风飘荡,血溅得像下雨一样,常用来形容残酷的屠杀。也称“血雨腥风”
⒈ 刮着腥味的风,下着如血的雨。比喻残酷的战乱和屠杀或极其险恶的局势。
引清陈天华《警世钟》:“腥风血雨难为我,好个江山忍送人。”
梁启超《劫灰梦·独啸》:“俺曾见素衣豆粥陪鑾驾,俺曾见腥风血雨冬和夏。”
杨朔《东风第一枝·历史的指针》:“不错, 朝鲜人民的性格就像金刚山一样:壮丽、雄伟,而又刚强,任凭腥风血雨,也不能把它沾污。”
袁鹰《悲欢·深深的怀念》:“在那个腥风血雨的黑暗年月,当地群众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偷偷地把烈士们的遗体掩埋起来。”
形容杀戮的惨酷。如:「独裁者上台之后,便整肃异己,掀起一片腥风血雨。」也作「血浪腥风」、「血雨腥风」。
【解释】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出处】清 陈天华《警世钟》:“腥风血雨难为我,好个江山忍送人。”
【示例】金玉舟《赵匡胤》第一章:“真是大好河山飘洒腥风血雨,肥原沃野到处饿殍狼藉。”
【近义词】血雨腥风
【语法】腥风血雨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