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
阿
lài
赖
yē
耶
shí
识
⒈ 亦作“阿黎耶识”。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藏识”。为佛教大乘唯识宗的内在心识的第八识,是世界和众生“自我”的本源,它含藏着一切事物的种子,也是轮回的主体和解脱的依据。
引清龚自珍《南岳大师<大乘止观>科判》:“止观境界分三科:一、真实性,即真如;一、依他性,即第八阿黎耶识;一、分别性,即第六、第七识。”
章炳麟《建立宗教论》:“第二自性,由第八阿赖耶识、第七末那识,与眼、耳、鼻、舌、身等五识虚妄分别而成。”
范文澜《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末那识意为自我本体的显现,站在自我本体后面的那种自我本体,叫做第八识,即阿赖耶识。”
赖(賴)
⒈ 倚靠,仗恃:依赖。仰赖。百无聊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⒉ 留在某处不肯走开:赖着不走。
⒊ 不承认:抵赖。赖账。赖婚。
⒋ 刁钻泼辣,不讲道理;游手好闲,行为不端的人:赖子。无赖。
⒌ 诬,怪罪:诬赖。
⒍ 不好,劣:好赖。
⒎ 姓。
bilk、go back on one's word、hold on in a place、poor、reply
好
形声:从负、束声
rely, depend on; accuse falsely
耶
⒈ 文言疑问词,相当于“呢”或“吗”:“独不怜公子姊耶?”。是耶非耶?。
⒉ 古同“爷”,父亲。
耶
⒈ 〔耶稣〕基督教的创始人。
形声:从耳、邑声
used in transliteration
识(識)
⒈ 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
)。识途老马。⒉ 所知道的道理:知识。常识。
⒊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识。远见卓识。
识(識)
⒈ 记住:博闻强识。
⒉ 标志,记号。
形声:从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