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贯顊”。穿通面颊。
引《韩非子·喻老》:“白公胜虑乱,罢朝倒杖而策,鋭贯顊,血流至於地而不知。”
王先慎集解引顾广圻曰:“《淮南子·道应训》、《列子·説符篇》作‘罢朝而立,倒杖策,錣上贯颐’。按,顊即颐字之别体也。”
《战国策·韩策一》:“秦带甲百餘万,车千乘,骑万匹,虎挚之士,跿跔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也。”
鲍彪注:“贯人之颐。”
一说,为捧住面颊。 《史记·张仪列传》引此文, 司马贞索隐:“谓两手捧颐而直入敌,言其勇也。”
贯(貫)
⒈ 古代穿钱的绳索(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每一千个为一贯):“贯朽而不可校”。腰缠万贯。
⒉ 穿,通,连:贯穿。贯串。贯通(a.连接,沟通;b.对学术等全部透彻地了解)。连贯。贯注。贯彻。贯珠(连珠成串,常用来形容声音的圆润动听)。鱼贯而入。
⒊ 古同“惯”,习惯。
⒋ 原籍,出生地:籍贯。
⒌ 姓。
be linked together、birthplace、pass through
会意
a string of 1000 coins; to go through
颐(頤)
⒈ 面颊,腮:支颐。解(
)颐。颐指气使。⒉ 休养,保养:颐神。颐养。
⒊ 文言助词,无义:“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
cheek、keep fit
形声:左形右声
cheeks; jaw; chin; rear; to nour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