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g
蜂
chài
虿
yǒu
有
dú
毒
⒈ 亦作“蠭蠆有毒”。谓恶物虽小,却能害人。
引《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其无谓邾小,蠭蠆有毒,而况国乎?”
杨伯峻注:“蠭,今作蜂。 《説文》云:‘蠭,飞虫螫人者。’ 段注谓为大黄蜂。蠆音瘥,毒虫也。长尾为蠆,短尾为蝎。”
晋潘岳《马汧督诔》:“编户之氐又肆逆焉,虽王旅致讨,终於殄灭,而蜂蠆有毒,骤失小利,俾百姓流亡,频於涂炭。”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王侃》:“璇曰:‘蠭蠆有毒,矧妖魅乎?’”
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蜂蠆有毒,而况一国,海枯石烂,众志难移。”
蜂虿,蝎子一类的毒虫。蜂虿有毒比喻微小的东西也能害人。
【解释】比喻恶物虽小,但能害人
【出处】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君其无谓邾小,蜂虿有毒,而况国乎?”
【示例】雯青到此真有些耐不得了,待要发作,又怕蜂虿有毒,惹出祸来,只好纳着头,生生的咽了下来。(清 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四回)
【语法】蜂虿有毒主谓式;作分句、宾语;含贬义。
蜂
⒈ 昆虫,会飞,多有毒刺,能蜇人。有“蜜蜂”、“熊蜂”、“胡蜂”、“细腰蜂”等多种,多成群住在一起。
⒉ 特指“蜜蜂”:蜂巢。蜂房。蜂蜡。蜂蜜。蜂乳。蜂王(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蜂,专司产卵,通常每个蜂群只有一只。亦称“母蜂”)。蜂腰(a.蜂腰中间细,喻居中者最差;b.诗律“八病”之一;c.书法笔病之一)。
⒊ 〔蜂鸟〕鸟类中最小的一种,大小如大拇指,嘴细长。吃花蜜和花上的小昆虫。产于南美洲。
⒋ 众多:蜂起。蜂拥。蜂聚。蜂集。
bee、in swarms、wasp
形声:从虫、夆声
bee, wasp, hornet
有
⒈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⒉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⒊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⒋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⒌ 表示大、多:有学问。
⒍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⒎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⒏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有
⒈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have、hae、adsum、ens、hadorwould
无、没
会意:从又(手)
have, own, possess; exist
毒
⒈ 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毒气。毒性。毒饵。毒药。毒蛇。吸毒。贩毒。
⒉ 害,伤害:毒害。毒化。毒杀。莫予毒也(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⒊ 凶狠,猛烈:毒辣。毒计。毒刑。狠毒。恶毒。
⒋ 恨,以为苦:令人愤毒。
毒
⒈ 古同“玳”,玳瑁。
poison、toxin、cruel、narcotics、noxious
形声
poison, venom; poison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