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余论余论的意思_解释_造句

lùn

余论

拼音 yú lùn 注音 ㄩˊ ㄌㄨㄣˋ
拼音 yú lùn 注音 ㄩˊ ㄌㄨㄣˋ
结构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余论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识见广博之论;宏论。 2.前人传留下的言论。 3.指一言半语。 4.指闲言碎语。
引证解释:

⒈ 识见广博之论;宏论。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问楚地之有无者,愿闻大国之风烈,先生之餘论也。”
《宋书·周朗传》:“吾虽疲冗,亦尝听君子之餘论,岂敢忘之。”
宋苏轼《答范景山书》:“久不闻餘论,顽鄙无所鐫发,恐遂汩没於流俗矣。”

⒉ 前人传留下的言论。

《晋书·儒林传序》:“摈闕里之典经,习正始之餘论。”
南朝梁刘孝标《重答刘秣陵诏书》:“绪言餘论,藴而莫传。”

⒊ 指一言半语。

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攀其鳞翼,丐其餘论。”
唐徐晶《赠温驸马汝阳王》诗:“畴昔承餘论,文章幸滥推。”
宋陈善《扪虱新话·西门豹宋均优劣》:“用此事与均令娶巫家女事同,岂均暗合孙吴耶?抑亦盗其故智餘论乎?”

⒋ 指闲言碎语。

明刘基《御赐归老青田诏书》:“卿善为忠者,所以不辨而趋朝,一则释他人之餘论,况亲君之心甚切,此可谓不洁其名者歟?恶言不出者歟?”

国语词典:

未尽的言论。

网络解释:

余论

  • 余论,汉语词语,读音是yú lùn,意思是识见广博之论;宏论。
  • 字义分解
    读音:yú

    基本字义

    余(餘)yú(ㄩˊ)

    ⒈  我:“余将老”。

    ⒉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余。余粮。余兴。余悸。余孽。节余。余生。余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余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

    ⒊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余人。

    ⒋  后:“劳动之余,欢歌笑语。”

    ⒌  农历四月的别称。

    ⒍  姓。

    异体字

    • ?

    汉英互译

    beyond、I、more than、over、remaining、surplus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人、舍省声

    English

    I, my, me; surname; surplus

    读音:lùn

    基本字义

    论(論)lùn(ㄌㄨㄣˋ)

    ⒈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⒉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⒊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⒋  看待:一概而论。

    ⒌  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

    ⒍  按照:论件。论资排辈。

    ⒎  姓。

    其他字义

    论(論)lún(ㄌㄨㄣˊ)

    ⒈  古同“伦”,条理。

    ⒉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⒊  古同“抡”,挑选。

    异体字

    • ?
    • ?

    汉英互译

    determine、discuss、in terms of、ism、statement、talk about、theory

    造字法

    形声:从讠、仑声

    English

    debate; discuss; discourse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