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不掩瑕
(1) 优点不能遮盖缺点
⒈ 原谓玉之性,美与恶不互相掩盖,后多比喻优点不能掩盖缺点。
引《孔子家语·问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礼记·聘礼》作“瑜不揜瑕”。 郑玄注:“瑕,玉之病也。瑜,其中间美者。”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进士归礼部》:“昂(李昂 )因曰:‘观众君子之文,信美矣;然古人云:瑜不掩瑕,忠也。其有词或不典,将与众评之若何?’”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虽盛唐名家,亦有罅隙可议,所谓瑜不掩瑕是也。”
樊增祥《<东溪草堂词选>自序》:“柳七、黄九,并负盛名,然《乐章》九卷,瑜不掩瑕。”
玉的光泽掩盖不住玉上的斑点。语本《礼记.聘义》:「瑕不揜瑜,瑜不揜瑕。」比喻优点掩饰不了缺点,含贬抑之意。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进士归礼部》:「然古人云,瑜不掩瑕,忠也,其有词或不典,将与众评之,若何?」
【解释】比喻优点掩盖不了缺点。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聘义》:“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
【示例】瑜不掩瑕,忠也。其有词或不典,将与众评之若何?(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近义词】瑕瑜互见、莫衷一是、不知所措
【反义词】白璧无瑕、瑕不掩瑜、白璧微瑕
【语法】瑜不掩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瑜
⒈ 美玉。
⒉ 〔瑜伽〕a.大乘佛教的派别之一,称“瑜伽宗”;b.印度哲学的一派,此派注重调息、静坐等修行方法。
⒊ 玉的光泽,喻优点:瑕瑜互见。瑕不掩瑜。
fine jade、virtues
形声:从王、俞声
flawless gem or jewel
不
⒈ 副词。
⒉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⒊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⒋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
⒈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no、not
没有
象形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掩
⒈ 遮蔽,遮盖:掩护。掩体。掩饰。掩映。掩盖。掩蔽。掩埋。掩人耳目。瑕不掩瑜。藏瑕掩疵。
⒉ 关,合:掩闭。掩门。掩卷。
⒊ 门、窗、箱柜等关合时夹住了东西:掩了手。
⒋ 乘人不备而袭击或捉拿:掩杀。掩击。掩袭。
attack by surprise、close、cover、hide
形声:从扌、奄声
to cover (with the hand); shut, conceal; ambush
瑕
⒈ 玉上面的斑点,喻缺点或过失:瑕玷。瑕垢。瑕疵。
⒉ 空隙:瑕隙。瑕衅(漏洞,可乘之隙;亦喻过错)。
⒊ 古同“霞”。
defect、flaw
瑜
形声:从王、声
flaw in gem; fault, de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