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ú
榆
lín
林
⒈ 榆树林。
引宋苏轼《种松得徕字》诗:“春风吹榆林,乱荚飞作堆。”宋道潜《夜泊淮上复寄逢原》诗:“遥想故人投宿地,画船应在碧榆林。”
⒉ 借指隐者所居的山林。
引清黄宗羲《万悔庵墓志铭》:“大兵渡淛,一时士人讳言受职,皆改头换面充赋有司。而公车之徵,先生独不行。当是时,先生遁跡榆林。”
榆yú(ㄩˊ)
⒈ 落叶乔木,实扁圆,木材坚实,可制器具或供建筑用:榆荚。榆钱儿(即“榆荚”,像小铜钱)。榆面(以榆皮磨制成粉,用为黏剂)。榆塞(古称边塞植榆,故称边塞为“榆塞”)。桑榆暮景。
⒉ 姓。
形声:从木、俞声
elm tree
林lín(ㄌ一ㄣˊ)
⒈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林。森林。林海。林薮(a.山林小泽;b.喻丛集的处所)。
⒉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林。艺林。碑林。儒林。
⒊ 姓。
circles、forest、woods、Lin
会意:从二木
forest, grove; sur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