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芋艿芋艿的意思_解释_造句

nǎi

芋艿

拼音 yù nǎi 注音 ㄩˋ ㄋㄞˇ 词性 名词
拼音 yù nǎi 注音 ㄩˋ ㄋㄞˇ
词性 名词
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
芋艿的意思
词语解释:

芋艿yù nǎi

1.  大的芋。

taro; eddo;

2.  这种植物的块茎。

引证解释:

⒈ 植物名。古代也称蹲鸱。其叶片呈盾形绿色,叶柄肥大而长,可作猪饲料。地下块茎呈球形或卵形,富含淀粉,可供食用。

⒉ 指芋艿块茎。

⒊ 特指芋艿块茎之大者。亦称“芋母”、“芋奶”。与“芋子”相对。

清俞樾《茶香室续钞·芋母》:“国朝施可斋《闽襍记》云:‘ 闽人称芋大者曰芋母,小者为芋子。’……吾乡称为芋艿,当为芋奶之误,奶即嬭字,俗称母为奶,芋奶亦犹母子之义。因芋字从草,并改奶作艿耳。”

字义分解
读音:yù

基本字义

yù(ㄩˋ)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一年生栽植培。地下有肉质的球茎,含淀粉很多,可供食用,亦可药用。俗称“芋奶”、“芋艿”、“芋头”。

⒉  指“马铃薯”:洋芋。

⒊  指“甘薯”:山芋。

⒋  指“荸荠”:乌芋。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asheen

造字法

形声:从艹、于声

English

taro

读音:nǎi

基本字义

nǎi(ㄋㄞˇ)

⒈  〔芋艿〕见“芋”。

异体字

  • ?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