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án
原
xiàn
宪
pín
贫
⒈ 原宪,孔子弟子,为古之清高贫寒之士。 《庄子·让王》:“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牗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 子贡乘大马,中紺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纵履,杖藜而应门。
引子贡曰:‘嘻!先生何病?’ 原宪,应之曰:‘ 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 子贡逡巡而有愧色。”
后因以“原宪贫”为文士清贫的典故。 唐王维《山中示弟等》诗:“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
唐杜甫《寄李十二白》诗之十二:“处士禰衡俊,诸生原宪贫。”
亦作“原宪病”。 明何景明《上李石楼方伯》:“未除原宪病,空负乐生愆。”
原宪,孔子弟子。虽家贫,却能不随流俗,汲汲于名利。见《庄子.让王》。后用以比喻安于贫贱,生活清苦。
原
⒈ 最初的,开始的:原本。原告。原稿。原籍。原理。原料。原色。原始。原著。
⒉ 本来:原样。原型。原址。原主。
⒊ 谅解,宽容:原宥。原谅。
⒋ 宽广平坦的地方:原野。平原。
⒌ 同“塬”。
former、original
本
会意
source, origin, beginning
宪(憲)
⒈ 法令:宪章。宪令。宪兵。
⒉ 指“宪法”:违宪。立宪。制宪。
constitution、statute
原为形声:从心、从四、害省声
constitution, statute, law
贫(貧)
⒈ 穷,收入少,生活困难,与“富”相对:贫穷。贫寒。贫民。清贫。
⒉ 缺乏,不足:贫乏。贫血。贫瘠。
⒊ 絮烦可厌:贫相(
)。贫气(a.絮烦可厌;b.行动态度不大方。“气”均读轻声)。⒋ 僧道谦称:贫道。贫僧。
deficient、impoverished、inadequate、loquacious、poor
穷、富
形声:从贝、分声
poor, impoverished, nee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