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经常的制度,准则。
引《宋书·礼志四》:“今昭皇太后正位母仪,尊号允著,祔庙之礼,宜备彝则。”
《南史·梁纪下·元帝》:“仰望鸞舆,匪朝伊夕,瞻言法驾,载渴且飢。岂可久稽众议,有旷彝则。”
《旧唐书·高季辅传》:“伏愿一垂训诫,永循彝则。”
宋曾巩《夫人曾氏墓志铭》:“尚类于古,淑为夫人,壼有彝则,仔肩以身。”
彝
⒈ 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彝器。彝鼎。彝尊。
⒉ 常理,法理:彝训(指长辈对后辈的日常训诲)。彝伦。彝常。彝章。
⒊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四川省、云南省和贵川省:彝族。彝人。
形声:从系、双手持米,(jí)声
yi; tripod, wine vessel; rule
则(則)
⒈ 模范:以身作则。
⒉ 规程,制度:规则。总则。原则。细则。
⒊ 效法:则先烈之言行。
⒋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则喜。
⒌ 表示转折,却:今则不然。
⒍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则余之罪也。
⒎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则房子太小,二则参加的人数多。
⒏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则甚(做什么)。
⒐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则。
criterion、follow、rule、standard
会意
rule, law, regulation; gra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