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苔帻苔帻的意思_解释_造句

tái

苔帻

拼音 tái zé 注音 ㄊㄞˊ ㄗㄜˊ
拼音 tái zé 注音 ㄊㄞˊ ㄗㄜˊ
结构 (上中下结构) (左右结构)
苔帻的意思
词语解释:
青苔色的头巾。
引证解释:

⒈ 青苔色的头巾。

唐司空曙《寄卫明府》诗:“侧寄绳牀嫌凭几,斜安苔幘懒穿簪。”

网络解释:

苔帻

  • 苔帻,读音为tái zé ㄊㄞˊ ㄗㄜˊ,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青苔色的头巾。
  • 字义分解
    读音:tái

    基本字义

    tái(ㄊㄞˊ)

    ⒈  隐花植物的一类,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青苔。苔藓。苔原。

    其他字义

    tāi(ㄊㄞ)

    ⒈  〔舌苔〕舌头上面的垢腻,由衰死的上皮细胞和黏液等形成,观察它的颜色可以帮助论断病症。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艹、台声

    English

    moss, lichen

    读音:zé

    基本字义

    帻(幘)zé(ㄗㄜˊ)

    ⒈  古代的头巾。

    异体字

    • ?

    造字法

    形声:从巾、责声

    English

    turban; conical cap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