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ǐ
指
zhǎng
掌
比喻事理浅显易明或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语出《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比喻事情容易办。语出《礼记•仲尼燕居》:“明乎郊社之义,尝禘之礼,治国其如指诸掌而已乎?”
抵掌,击掌。
手指和手掌。
⒈ 比喻事理浅显易明或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
引语出《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説。子曰:‘不知也。知其説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朱熹集注:“指其掌,弟子记夫子言此而自指其掌,言其明且易也。”
晋葛洪《抱朴子·对俗》:“苟得其要,则八极之外,如在指掌;百代之远,有若同时。”
宋司马光《刘道原<十国纪年>序》:“坐听其谈,滚滚无穷,上下数千载间,细大之事如指掌。”
清昭槤《啸亭杂录·舒梁阿三公远见》:“尝见梁文庄诗正掌户部时上疏稿,核计度支盈絀,如在指掌。”
⒉ 比喻事情容易办。
引语出《礼记·仲尼燕居》:“明乎郊社之义,尝禘之礼,治国其如指诸掌而已乎?”
《三国志·魏志·锺会传》:“蜀为天下作患,使民不得安息,今我伐之,如指掌耳。”
唐白行简《李娃传》:“生亦自负,视上第如指掌。”
《辽史·太宗纪下》:“非汴州炎热,水土难居,止得一年,太平可指掌而致。”
⒊ 手指和手掌。
引晋葛洪《抱朴子·君道》:“文则琳琅堕於笔端,武则鉤铬摧於指掌。”
晋葛洪《抱朴子·诘鲍》:“是犹闢滔天之源,激不测之流,塞之以撮壤,障之以指掌也。”
⒋ 抵掌,击掌。
引汉徐干《中论·谴交》:“然掷目指掌,高谈大语。”
晋道恒《释驳论》:“或指掌空谈,坐食百姓。”
《明史·奸臣传·马士英》:“大鋮掀髯指掌,日谈兵, 国安甚喜。”
用手指指著手掌的纹理给人看。语本《礼记.仲尼燕居》:「治国其如指诸掌而已乎!」比喻很容易做到的事。《晋书.卷二.文帝纪》:「取蜀如指掌,而众人皆言不可,唯会与吾意同。」唐.白行简《李娃传》:「生亦自负,视上第如指掌。」也用来比喻极容易明白了解的事。如:「明如指掌」、「了如指掌」。
指
⒈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
⒉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指雨。
⒊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
⒋ 点明,告知: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
⒌ 直立,竖起:令人发(
)指(形容极为愤怒)。⒍ 意向针对:指标。指定。
⒎ 古同“旨”,意义,目的。
depend on、digit、finger、indicate、point
形声:从扌、旨声
finger, toe; point, indicate
掌
⒈ 手心,脚心:掌心。手掌。脚掌。鼓掌。易如反掌。
⒉ 用巴掌打:掌嘴。
⒊ 把握,主持,主管:掌管。掌权。掌勺。掌柜。
⒋ 鞋底或牲口蹄子底下的东西:鞋掌。马掌儿。
⒌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
⒍ 姓。
control、horseshoe、palm、shoe sole、sole
形声:从手、堂省声
palm of hand, sole of foot, p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