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相见意气相投,有如故交。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
亦作:一见如故
⒈ 亦作“一见如故”。
引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聘於郑,见子产,如旧相识。”
《新唐书·房玄龄传》:“太宗以燉煌公徇渭北,杖策上謁军门,一见如旧。”
宋苏轼《<范文正公集>叙》:“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於徐,皆一见如旧。”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二:“己巳之春,余来詁经精舍开课,适侍郎借庽湖楼,一见如旧。”
宋张洎《贾氏谭录》:“李鄴侯(李泌 )为相日, 吴人顾况西游长安,鄴侯一见如故。”
《水浒传》第五八回:“一个是花和尚鲁智深,一个是青面兽杨志,他二人一见如故。”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十:“余甲辰岁始至新安,莲叔一见如故。”
草明《延安人》:“她打算把肚子里的欢喜和感激都掏出来,传达给这位一见如故的陌生人。”
第一次见面就相处和乐融洽,如同老朋友一般。《新唐书.卷九六.房玄龄传》:「太宗以炖煌公徇渭北,杖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也作「一见如故」。
【解释】初次见面就情投意合,如同老朋友一样。
【出处】《新唐书·房玄龄传》:“太宗以敦煌公徇渭北,策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
【示例】我与他虽从未谋面,但我们一见如旧,无话不谈。
【近义词】一见如故
【反义词】行同陌路
【语法】一见如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很投合。
一
⒈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⒉ 纯;专:专一。一心一意。
⒊ 全;满:一生。一地水。
⒋ 相同:一样。颜色不一。
⒌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
⒍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
⒎ 乃;竞:一至于此。
⒏ 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
⒐ 或者:一胜一负。
⒑ 初次:一见如故。
⒒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a、an、each、one、per、same、single、whole、wholehearted
指事
one; a, an; alone
见(見)
⒈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⒉ 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⒊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⒋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⒌ 会晤:会见。接见。
⒍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⒎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见(見)
⒈ 古同“现”,出现,显露。
⒉ 古同“现”,现存。
appear、catch sight of、meet with、opinion、refer to、see、view
睹
会意
see, observe, behold; percieve
如
⒈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⒉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⒊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⒋ 到,往:如厕。
⒌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⒍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⒎ 与,和:“公如大夫入”。
⒏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⒐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⒑ 表示举例:例如。
⒒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⒓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⒔ 姓。
according to、as、as if、for instance、like、such as
会意:从女、从口
if, supposing; as if; like, as
旧(舊)
⒈ 过时的,与“新”相对:旧式。旧俗。
⒉ 东西因经过长时间而变了样子:旧衣服。旧书。
⒊ 原先曾有过的,过去很长时间的:旧居。旧友。
⒋ 有交情,有交情的人:故旧(指老朋友)。念旧(怀念旧日情谊)。
old、worn、former、past
陈、新
原为形声
old, ancient; former, p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