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犹言上气不接下气,形容心力俱疲。
引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三折:“我纔离了三朝五日,儿也这其间哭的你一丝两气。”
元无名氏《硃砂担》第四折:“哎哟,天那!走的我软兀剌一丝两气。”
⒉ 犹言气息奄奄,形容生命垂危。
引《水浒传》第九八回:“引何灵到内里参见琼英已毕,直到鄔梨卧榻前,只见口内一丝两气。”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老和尚双手接了,见他一丝两气,甚不过意。”
洪深《赵阎王》第六幕:“那妇人被鞭的一丝两气。”
比喻气息微弱,奄奄一息。《水浒传.第五二回》:「面如金纸,体似枯柴。悠悠无七魄三魂,细细只一丝两气。」《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见秀童躺在板门上,七损八伤,一丝两气。」也作「一丝没两气」、「一丝两缕」。
【解释】形容人呼吸微弱,将要断气的样子。
【出处】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三折:“我才离了三朝五日,儿也这其间哭的你一丝两气。”
【示例】洪深《赵阎王》第六幕:“那妇人被鞭的一丝两气。”
【近义词】气息奄奄
【语法】一丝两气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一
⒈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⒉ 纯;专:专一。一心一意。
⒊ 全;满:一生。一地水。
⒋ 相同:一样。颜色不一。
⒌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
⒍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
⒎ 乃;竞:一至于此。
⒏ 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
⒐ 或者:一胜一负。
⒑ 初次:一见如故。
⒒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a、an、each、one、per、same、single、whole、wholehearted
指事
one; a, an; alone
丝(絲)
⒈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丝。丝绸。缂(kè)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
⒉ 像丝的东西:铁丝。菌丝。肉丝。游丝。
⒊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
⒋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丝不差。 一丝笑容。
⒌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丝。愁丝。
⒍ 指弦乐器: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a threadlike thing、silk、thread
会意
silk; fine thread; wire; strings
两(兩)
⒈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两个黄鹂。两本书。
⒉ 双方:两可。两边。两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两旁。两侧。两袖清风。两败俱伤。
⒊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两(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两(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⒋ 表示不定数目:两下子。两着儿(
)。liang、tael、twain
象形
two, both, pair, couple; ounce
气(氣)
⒈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
⒉ 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⒊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
⒋ 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
⒌ 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
⒍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
)。忍气吞声。⒎ 欺压:受气。
⒏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
⒐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
⒑ 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gas
象形
steam, vapor; KangXi radical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