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组绶组绶的意思_解释_造句

shòu

组绶

拼音 zǔ shòu 注音 ㄗㄨˇ ㄕㄡˋ
拼音 zǔ shòu 注音 ㄗㄨˇ ㄕㄡˋ
结构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
组绶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人佩玉,用以系玉的丝带。 2.借指官爵。
引证解释:

⒈ 古人佩玉,用以系玉的丝带。

《礼记·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綬,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綬,士佩瓀玟而緼组綬。”
郑玄注:“綬者,所以贯佩玉相承受者也。”
《魏书·高祖纪下》:“八月乙亥,给尚书五等品爵已上朱衣、玉珮、大小组綬。”

⒉ 借指官爵。

唐韩偓《赠易卜崔江处士》诗:“门传组綬身能退,家学渔樵跡更奇。”
明徐渭《赠沉母序》:“由此观之,人固不可以无实,至於实之名否,则其权不在管毫,而在组綬也的然矣。”
清唐孙华《忆颐儿时就婿外家》诗:“所愿绍家学,非必袭组綬。”

国语词典:

用来系印环等物的丝带。

网络解释:

组绶

  • 组绶可追溯到上古先民结绳记事。组绶的组是指官印上的绦带,绶是用彩丝织成的长条形饰物,盖住装印的鞶囊或系于腹前及腰侧,故称印绶。以绶的颜色标示身份的高低。用于在袍服外要佩挂饰物。组绶由织染署掌供。
  • 组绶历经了周朝的“绶带”,南北朝的“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到盛唐的“披帛结绶”、宋的“玉环绶”直至明清荷包、香囊、玉佩、扇坠结艺发展至今的中国结。奈良时代,组绶及其编织传入日本。平组的组纽的技法被称为唐组。平安时代以后唐组主要作为日本刀的系带。1956年,京都西阵的有职丝组物师松叶屋第13代传人深见重助入选日本人间国宝。
  • 字义分解
    读音:zǔ

    基本字义

    组(組)zǔ(ㄗㄨˇ)

    ⒈  结合,构成:组成。组合。组阁。组织。组编。

    ⒉  因工作和学习的需要而结合成的小单位:互助组。创作组。

    ⒊  合成一体的(文艺作品):组诗。组画。组曲。组舞。

    ⒋  古代指丝带:组缨(系冠的丝带)。组绶(玉佩上系玉的丝带)。

    ⒌  量词,用于事物的集体:两组电池。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rigade、group、suit、team、troop

    造字法

    形声:从纟、且声

    English

    class; section, department

    读音:shòu

    基本字义

    绶(綬)shòu(ㄕㄡˋ)

    ⒈  一种丝质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后用来拴勋章:印绶。绶带。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纟、受声

    English

    silk ribbon attached as a seal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