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
(1) 包括评书、评弹、大鼓、弹词等的一种说唱形式的曲艺
⒈ 解说经书。
引《墨子·耕柱》:“能谈辩者谈辩,能説书者説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
宋王安石《都官郎中致仕周公墓志铭》:“故相张士逊荐公説书国学,且諭公见执政,公固谢之。”
清叶廷琯《吹网录·史载之方题跋》:“太祖召郭无为於崇政殿説书。”
⒉ 官名。专司在帝王之侧讲说经书。
引《宋史·职官志二》:“崇政殿説书:掌进读书史,讲释经义,备顾问应对。”
《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徵建寧处士彭炳为端本堂説书。”
清袁枚《随园随笔·官职上》:“宋、金、元皆有崇政殿説书之官,其职有类经筵讲官而秩稍卑, 程伊川、杨龟山、游酢皆为此官。”
⒊ 论说书法。
引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予传授笔法之老舅彦远曰:‘吾闻昔日説书,若学有工而跡不至。’”
⒋ 表演评书、评话、弹词等。
引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兄可知道泰州柳敬亭,説书最妙。”
《老残游记》第二回:“明儿白妞説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来听书罢。”
陈登科《风雷》第一部第五三章:“每天晚上,总有这么几个不三不四的人,跑来听黄三说书。”
讲解书义。
说(説)
⒈ 用话来表达意思:说话。说明。演说。解说。
⒉ 介绍:说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说媒。
⒊ 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
⒋ 责备:数说。
⒌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说(説)
⒈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说(説)
⒈ 古同“悦”。
say、speak、talk、tell、explain、persuade、theory
道、讲、谈、叙
形声:从讠、兑声
speak, say, talk; scold, upbraid
书(書)
⒈ 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⒉ 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⒊ 文件:证书。说明书。
⒋ 写字或写的字: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⒌ 写文章: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⒍ 字体:草书。隶书。楷书。
⒎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⒏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书。听书。
book、letter、script、write
原为形声:从聿、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