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
(1) 长期占有一块固定领土,政治上结合在一个主权政府之下的人民的实体;一种特定形式的政府、政体或政治上组织起来的社会
(2) 由一个民族或多个民族组成并且具有或多或少确定的领土和一个政府的人民的共同体
(3) 由人民共同体所占据的土地
⒈ 统治阶级实行阶级压迫和实施统治的组织。古代诸侯的封地称国,大夫的封地称家。也以国家为国的通称。
引《易·繫辞下》:“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孟子·离娄上》:“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赵岐注:“国谓诸侯之国,家谓卿大夫也。”
唐柳宗元《封建论》:“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
⒉ 公家;朝廷。
引《梁书·贺琛传》:“我自除公宴,不食国家之食。”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求待国家兵到,吾等即降。”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元年》:“国家至道三年,詔书亲郊圜丘,以太祖、太宗并配。”
明刘若愚《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凡国家营建之事,董其役,御前所用铜锡木铁之器日取给焉。”
⒊ 犹言“官家”。指皇帝。
引《东观汉记·祭遵传》:“国家知将军不易,亦不遗力。”
《晋书·陶侃传》:“国家年小,不出胸怀。”
⒋ 诸侯卿大夫所受封地上的城邑。
引《周礼·春官·典命》:“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五为节。”
郑玄注:“国家,国之所居,谓城方也。”
⒌ 京城,首都。
引《后汉书·朱儁传》:“国家西迁,必孤天下之望。”
古时称诸侯的封地为「国」,大夫的食邑为「家」。现指具备领土、人民、主权和政府四个要素的政治团体。
国(國)
⒈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国家。国土。国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国”)。
⒉ 特指中国的:国产。国货。国粹。国乐(
)。国药。⒊ 姓。
country、nation、national、state
邦
会意:从囗、从玉
nation, country, nation-state
家
⒈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⒉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⒊ 居住:“可以家焉”。
⒋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⒌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⒍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⒎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
)家。作家。科学家。⒏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⒐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⒑ 姓。
家
⒈ 词尾,指一类的人:老人家。
⒉ 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水生家
家
⒈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a school of though、a specialist in certain field、family、home、tame
野
会意:从宀、从豕
house, home, residence;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