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èi
遗
bǐng
秉
⒈ 指成把的遗穗。
引《诗·小雅·大田》:“彼有遗秉,此有滞穗。”
毛传:“秉,把也。”
孔颖达疏:“彼处有遗餘之秉把,此处有滞漏之禾穗。”
唐王维《京兆张公德政碑》:“野无遗秉,路有委骨。”
清彭兆荪《输租乐》:“遗秉滞穗皆入官,鳩形妇子吞声还。”
⒉ 犹言发放粮食。
引宋宋祁《贺吕待制启》:“河朔艰食,县官乏材,首膺僉求,大经用度,游刃於肯綮之地,遗秉於灭裂之餘。”
遗(遺)
⒈ 丢失:遗失。遗落。
⒉ 漏掉:遗忘。遗漏。
⒊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遗。路不拾遗。
⒋ 余,留: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a.经历世变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⒌ 死人留下的:遗骨。遗言。遗嘱。
⒍ 不自觉地排泄:遗尿。遗精。
⒎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遗传。
⒏ 抛弃:遗弃。
involuntary discharge of urine、leave behind、lose、omit
形声:从贵、辶声
lose; articles lost; omit
秉
⒈ 拿着,持:秉烛。
⒉ 掌握、主持:秉正。秉公。
⒊ 古代容量单位,一秉合十六斛。
⒋ 姓。
grasp、hold、control
象形:像手拿禾穗
grasp, hold; bundle; autho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