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接受皇帝的命令。
引《史记·吕太后本纪》:“王且亦病,不能奉詔。”
唐韩愈《元和圣德诗》:“崇文奉詔,进退规矩。”
《玉娇梨》第十一回:“原来吴翰林奉詔还京,择了吉日起行。”
⒉ 犹称旨。
引宋钱愐《钱氏私志》:“敏甫告岐公云:‘近有一钱少监子,风骨不羣,文采富赡,恐可奉詔。’”
奉承命令。
奉
⒈ 恭敬地用手捧着:奉觞(举杯祝酒)。奉献。奉祀。奉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
⒉ 尊重,遵守:奉公守法。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奉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
⒊ 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奉告。奉还(
)。奉陪。奉劝。奉迎(a.敬辞,迎接;b.奉承)。奉赠。⒋ 信仰:信奉。素奉佛教。
⒌ 供养,伺候:奉养。供奉。侍奉。
⒍ 姓。
⒎ 古同“俸”,薪金。
esteem、give with respect、recieve
违
会意
offer; receive; serve; respect
诏(詔)
⒈ 告诉,告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
⒉ 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诏书。诏令。诏谕。奉诏。遗诏。
会意兼形声
decree, proclaim; imperial dec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