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苾刍苾刍的意思_解释_造句

chú

苾刍

拼音 bì chú 注音 ㄅ一ˋ ㄔㄨˊ
拼音 bì chú 注音 ㄅ一ˋ ㄔㄨˊ
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
苾刍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佛教用语,即比丘。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苾蒭”。即比丘。本西域草名,梵语以喻出家的佛弟子。为受具足戒者之通称。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僧诃补罗国》:“大者谓苾芻,小者称沙弥。”
唐白居易《东都十律大德长圣善寺钵塔院主智如和尚茶毗幢记》:“前后讲毗尼三十会,度苾蒭百千人。”
《西游记》第十三回:“﹝三藏﹞又念一卷《孔雀经》,及谈苾蒭洗业的故事。”
章炳麟《大乘佛教缘起考》:“时阿难陀与诸苾蒭在竹林园,有一苾芻而説颂曰:‘若人寿百岁不见白水鹤,不如一日生得见白水鹤。’”

国语词典:

佛教用语。男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女性出家受具足戒者称「苾刍尼」。《瑜伽师地论.卷六》:「苾刍当知于诸法中,假立有我。」也作「比丘」、「比邱」。

网络解释:

苾刍

  • 苾刍,拼音bì chú,汉语词语,释义亦作“苾蒭”。即比丘。亦作“苾蒭”。
  • 字义分解
    读音:bì

    基本字义

    bì(ㄅ一ˋ)

    ⒈  芳香:“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

    异体字

    • ?
    • ?
    • ?
    • ?

    造字法

    形声:从艹、必声

    English

    smell, fragrance, aroma

    读音:chú

    基本字义

    刍(芻)chú(ㄔㄨˊ)

    ⒈  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刍秣(饲养牛马的草料)。反刍。

    ⒉  割草:刍荛(割草称“刍”,打柴称“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后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刍言(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刍议(同“刍言”)。

    ⒊  草把:刍灵(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

    异体字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mow, cut grass; hay, fodder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