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ng
棒
chui
槌
棒槌bàngchui
(1) 洗衣或弄平衣服用的木杵或短棒
⒈ 捶打用的木棒。
引《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便取棒槌在手,赶着打出来。”清李渔《巧团圆·词源》:“取出泥人、土马、棒槌、锣鼓、刀鎗、旗帜等物。”杨朔《赤道雪》:“有一种树不长叶儿,满树是棒槌模样的玩意儿,齐崭崭地朝上竖着。”
⒉ 方言。指玉米穗。
引《中国民间故事选·棒槌姑娘》:“再抬头朝岸上的石砬子上看去,光有棵棒槌,顶着一团火红的棒槌籽儿,一动不动的长在那里。”
捶打用的木棒。
如:「长这么大了还不识几个大字,真棒槌!」
棒bàng(ㄅㄤˋ)
⒈ 棍子:木棒。棒子(a.棍子;b.玉米的别称)。棒槌。棒冰。棒球。棒喝(hè)。
⒉ 体力强,能力大,成绩好,水平高:功课棒。身体棒。
stick、club、goog、fine
形声:从木、奉声
stick, club, truncheon; hit
槌chuí(ㄔㄨㄟˊ)
⒈ 敲打用具:槌儿。棒槌。鼓槌子。
⒉ 古同“捶”,敲打。
⒊ 古代架蚕箔的木柱。
gavel、pestle
形声:从木、追声
hammer, mallet; strike, b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