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秦始皇。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
裴駰集解引苏林曰:“祖,始也;龙,人君象。谓始皇也。”
唐胡曾《咏史诗·东海》:“自是祖龙先下世,不关无路到蓬莱。”
明许时泉《武陵春》:“只弄得上蔡门兔犬酸心, 望夷宫马鹿攒眉,鲍鱼车风动祖龙归,四海内干戈鼎沸。”
清梁佩兰《易水行》:“荆卿不得刺秦王,无且在殿提药囊,为谋不成实天意, 祖龙胆落荆卿死。”
⒉ 借指其他帝王。此指晋明帝。
引唐温庭筠《湖阴词》:“祖龙黄鬚珊瑚鞭,铁驄金面青连钱。”
按,《晋书·明帝纪》:“帝母荀氏,燕代人,帝状类外氏,鬚黄。”
秦始皇的别称。参见「秦始皇」条。
祖
⒈ 父亲的上一辈:祖父。祖考。祖母。祖妣。
⒉ 称与祖父同辈的人:外祖父。外祖母。
⒊ 先代:祖宗。祖业。祖制。祖祭。祖国。
⒋ 初,开始:鼻祖。
⒌ 某种事业或派别的创始人:祖师。
⒍ 出行时祭路神,引申为送行:“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祖饯。
⒎ 姓。
ancestor、founder、grandfather、originator
形声:从礻、且声
ancestor, forefather; grandfather
龙(龍)
⒈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⒉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⒊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⒋ 姓。
dragon、imperial
原为形声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