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针砭针砭的意思_解释_造句

zhēn

biān

针砭

拼音 zhēn biān 注音 ㄓㄣ ㄅ一ㄢ 词性 动词
拼音 zhēn biān 注音 ㄓㄣ ㄅ一ㄢ
词性 动词
结构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
针砭的意思
词语解释:

针砭zhēnbiān

(1) 古代的一种针刺疗法,现已失传。砭是古代治病的石头针

an ancient form of acupuncture

(2) 比喻指出错误,劝人改正

时时苦语见针砭,邂逅天涯得三益。——范成大《晞真阁留别方道士》
针砭时弊
point out sb.'s errors and offer salutary advic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鍼砭”。用砭石制成的石针。亦谓针灸治病。

宋苏轼《休兵久矣而国益困》:“不忍药石之苦,针砭之伤,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则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药石,而伤之不止於针砭也。”
宋周密《齐东野语·鍼砭》:“古者鍼砭之妙,真有起死之功。”
清孙枝蔚《自号浊翁因赋》:“此疾何时瘳,难施鍼砭术。”
张弦《记忆》:“如果说,今日的痼疾已到了难于针砭的地步,那么,起初的癣疥之患,不就发生于你秦慕平这块基本健康的肌肤之上吗?”

国语词典:

一种以石针刺经脉穴道的治疗方法。宋.祖士衡《西斋话记》:「陇州道士曾若虚者,善医,尤得针砭之妙术。」也作「针砭」。

网络解释:

针砭

  • 针砭,读音zhēn biān,砭是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使用方法已失传。“针砭”比喻发现或指出错误,针“贬”是错误的说法。出自祖士衡《西斋话记》:“陇州道士曾若虚者,善医,尤得针砭之妙术。”
  • 字义分解
    读音:zhēn

    基本字义

    针(針)zhēn(ㄓㄣ)

    ⒈  缝织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针线。

    ⒉  细长像针的东西:时针。

    ⒊  用针扎治病:针灸。

    ⒋  注射用的器具和药物:针头。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cicula、acus、needle、pin、pricker

    造字法

    会意:从钅、从十

    English

    needle; pin; tack; acupuncture

    读音:biān

    基本字义

    biān(ㄅ一ㄢ)

    ⒈  中国古代用以治病的石针:砭石。砭针。

    ⒉  用石针扎皮肉治病,引申为刺或规劝:砭灸。针砭(喻指出人的过错,劝人改正)。

    异体字

    • ?
    • ?
    • ?
    • ?

    造字法

    形声:从石、乏声

    English

    stone probe; pierce; counsel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