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除灾去邪之祭。
引《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俗。”
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贾公彦疏:“一月有三巳,据上旬之巳而为祓除之事,见今三月三日水上戒浴是也。”
《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三月)上巳,官民皆絜於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
刘昭注:“《韩诗》曰:‘ 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
唐韩愈《论佛骨表》:“古之诸侯,行弔於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然后过弔。”
鲁迅《呐喊·阿Q正传》:“赵府上请道士祓除缢鬼,费用由阿Q 负担。”
⒉ 清除;消除。
引李大钊《战争与人口问题》:“欲有以救之,惟在祓除此等根性。”
⒊ 使纯洁。
引《国语·周语上》:“是故祓除其心,以和惠民。”
韦昭注:“祓,犹拂也。”
《国语·周语上》:“祓除其心,精也。”
韦昭注:“精,洁也。”
古代三月三日至水边戒浴,以除不祥。
祓
⒈ 古代用斋戒沐浴等方法除灾求福,亦泛指扫除:祓濯(洗濯)。祓除(古代除凶去垢的仪式)。祓禊(古代民俗,到水滨洗濯,洗去宿垢)。
会意
exorcise, remove evil; clean
除
⒈ 去掉:除害。除名。除根。铲除。废除。排除。除暴安良。
⒉ 改变,变换:岁除(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
⒊ 不计算在内:除非。除外。
⒋ 算术中用一个数去分另一个数,是“乘”的反运算:除法。
⒌ 台阶:阶除。庭除。
⒍ 任命官职:除拜(授官)。除授。除书(授官的诏令)。
get rid of、divide、except、remove
形声:从阝、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