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人少抵挡不过人多。
引《三国志·魏志·张范传》:“今欲诛卓,众寡不敌。”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四:“裨将高永能曰:‘吾众寡不敌,宜及其未成阵衝击之。’”
元白朴《梧桐雨》楔子:“不料众寡不敌,遂致丧师。”
清昭槤《啸亭杂录·李壮烈战绩》:“及战, 浙军无不一当百,有卒跳牵(蔡牵 )船上, 牵几被擒,以众寡不敌,死之。”
郭沫若《北伐途次》二一:“爬上了城的人因为众寡不敌,都被打下了城来。”
人少敌不过人多。形容彼此力量悬殊,无法匹敌。《三国志.卷二六.魏书.郭淮传》:「诸将议众寡不敌,备便乘胜,欲依水为阵以拒之。」《晋书.卷八五.何无忌传》:「今众寡不敌,战无全胜。」也作「众寡莫敌」、「众寡难敌」、「众少不敌」。
【解释】人少敌不过人多。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郭淮传》:“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议众寡不敌,备便乘胜,欲依水为陈以拒之。”
【示例】群众是浮躁,急不可待的。忍耐不过,众寡不敌,自难免日久变生,越发不可收拾。(鲁迅《两地书 二一》)
【近义词】众寡悬殊、寡不敌众
【反义词】势均力敌、旗鼓相当、棋逢对手
【语法】众寡不敌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众(衆)
⒈ 许多:与“寡”相对:众人。众多。众矢之的。芸芸众生。
⒉ 许多人:大众。群众。民众。众口铄金。众目睽睽。众叛亲离。众擎易举。
crowd、many、numerous
寡
会意:从三人
multitude, crowd; masses, public
寡
⒈ 少,缺少:寡薄。寡恩。寡陋。寡趣。优柔寡断。寡不敌众。孤陋寡闻。寡廉鲜(
)耻(不廉洁,不知耻)。清心寡欲。⒉ 淡而无味:寡味。清汤寡水。
⒊ 妇女死了丈夫:寡妇。寡母。寡居。守寡。
few、scant、tasteless、widowed
众、多、鳏
会意
widowed; alone, friendless
不
⒈ 副词。
⒉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⒊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⒋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
⒈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no、not
没有
象形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敌(敵)
⒈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敌人。敌方。敌寇。
⒉ 指敌人:敌后。敌情。敌酋。敌特。轻敌。克敌制胜。
⒊ 抵挡:寡不敌众。
⒋ 相当:势均力敌。匹敌。敌手(能力相等的对手)。
⒌ 仇视:敌意。“诸侯敌王所忾”。
enemy、fight、foe、oppose
友、我
形声:左形右声
enemy, foe, rival; res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