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涵
(1) 如海一样的包容。敬辞,比喻人度量宽大(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
⒈ 敬辞。谓大度宽容。
引《艺文类聚》卷四六引南朝梁王僧孺《为临川王让太尉表》:“陛下海涵春育,日镜云伸,追大道之无私。”
宋苏轼《湖州谢上表》:“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天覆羣生,海涵万族。”
⒉ 多用为请人原谅之辞。
引《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晚生才疎识浅,全仗太师海涵。”
清孔尚任《桃花扇·骂筵》:“得罪,得罪!望乞海涵。”
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三四》:“尚希曲予海涵,免施贵駡。”
⒊ 包含。
引宋苏轼《小儿致语》:“大乐九成,固海涵於杂技。”
说人度量大或请人宽谅的话。
海
⒈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⒉ 用于湖泊名称:青海。中南海。
⒊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⒋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海。火海。
⒌ 漫无目标地:海骂。海找。
⒍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
⒎ 特指中国上海:海派。
⒏ 姓。
sea、big lake、a lots of、extra large
形声:从氵、每声
涵
⒈ 包容,包含:涵蓄。涵容。涵养(a.蓄积并保持,如“涵涵水源”;b.指修养,如“他很有涵涵”)。包涵。蕴涵。海涵。
⒉ 沉,潜:涵泳(水中潜行,喻深入体会)。涵淹。涵濡(浸渍,滋润)。
⒊ 公路或铁路下面通沟渠的管道:涵洞。桥涵。
contain、culvert
形声:从氵、函声
soak, wet; tolerate, be len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