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见“賑饥”。亦作“賑飢”。救济饥民。
引明归有光《寄王太守书》:“今春量拨賑饥之穀,召募饥民,或可即工。”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四四:“而于弭盗賑飢,尤为切要。”
清叶梦珠《阅世编·学校二》:“既而淮上水灾,流离接踵,又开賑饥之例。”
清郑世元《官赈谣》:“黄鬚大吏骏马肥,朱旗前导来賑飢。”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然自声势稍增而革命之念起,革命之念起而剿兵救民賑飢济困之事兴。”
赈(賑)
⒈ 救济:赈济。赈灾。赈捐。赈恤。以工代赈。放赈。
⒉ 富裕:“邑居隐(殷)赈”。
aid、relieve
形声:从贝、辰声
relieve, aid distressed; rich
饥(飢饑)
⒈ 饿:饥饿。饥民。饥驱(旧指为衣食而奔走)。饥餐渴饮。饥寒交迫。饥不择食(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细加选择)。画饼充饥。
⒉ 庄稼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饥荒。饥馑(灾荒)。
be hungry、famine、starve
饿、饱
形声:从饣、几声
hunger, starving; hungry; a fam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