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采取的措施和办法太慢,不能解救眼前的急难。
行动或办法太慢,不能有效处理好急事。
【解释】缓:慢;济:救助。缓慢的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正愁缓不济急,恰好有现任杭州织造的富周三爷,是门生的大舅子,他有托门生带来一万银子。”
【示例】正愁缓不济急,恰好有现任杭州织造的富周三爷,是门生的大舅子,他有托门生带京一万银子。(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
【近义词】远水不救近火
【反义词】缓急相济
【语法】缓不济急作宾语、谓语;指缓慢的行动不适应。
缓(緩)
⒈ 慢,与“急”相对:缓步。缓行(
)。缓慢。迟缓。⒉ 延迟:缓刑。缓办。缓役。缓征。刻不容缓。
⒊ 放松,松弛:缓和。缓冲。缓解(
)。和缓。⒋ 苏醒,恢复:缓气。缓醒。
delay、postpone、put off、relaxed、revive、slow
慢、徐、疾、急
形声:从纟、爰声
slow, leisurely; to postpone, delay
不
⒈ 副词。
⒉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⒊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⒋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
⒈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no、not
没有
象形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济(濟)
⒈ 渡,过河:同舟共济。
⒉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济世。救济。赈济。周济。接济。
⒊ 补益:无济于事。
济(濟)
⒈ 〔济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⒉ (濟)
aid、cross a river、help
形声:从氵、齐声
help, aid, relieve; ferry, cross
急
⒈ 焦燥:急燥。着急。焦急。
⒉ 气恼,发怒:急眼。
⒊ 使着急:这件事真急人。
⒋ 匆促:急促。急功近利(急于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
⒌ 迅速,又快又猛:急流。急进。急先锋。急风暴雨。
⒍ 迫切,要紧:急切。急诊。急事。
⒎ 严重:告急。
⒏ 对大家的事情或别人的困难尽快帮助:急人之难。
urgent、annoyed、anxious、impatient、irritated、rapid
慢、缓
会意:从心、从刍
quick, quickly; urgent, pre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