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一本作“謇諤匪躬”。
引《易·蹇》:“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高亨注:“言王臣謇謇忠告直諫者,非其身之事,乃君国之事也。”
晋葛洪《抱朴子·臣节》:“违令犯颜,蹇蹇匪躬者,安上之民翰也。”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四:“必也立朝,增蹇蹇匪躬之节。”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张九龄在相位,有蹇諤匪躬之诚, 元宗既在位年深,稍怠庶政,每见帝无不极言得失。”
清钱谦益《匪斋记》:“客有唁予者曰:‘《蹇》之六二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安知上不以蹇之匪躬勗子乎?’”
【解释】蹇,通“謇”。指为君国而忠直谏诤。亦作“蹇谔匪躬”。
【出处】《易 蹇》:“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示例】违令犯颜,蹇蹇匪躬者,安上之民翰也。晋葛洪《抱朴子·臣节》
【近义词】蹇谔匪躬、蹇之匪躬
【语法】蹇蹇匪躬作谓语、定语;用于敢说话的人。
蹇
⒈ 跛,行走困难:蹇足。蹇步。
⒉ 迟钝,不顺利:蹇涩。蹇滞。蹇拙。蹇运。时乖命蹇。
⒊ 傲慢。
⒋ 穷困。
⒌ 驽马,亦指驴。
⒍ 文言语助词:蹇谁留兮中洲?
⒎ 姓。
会意
lame, crippled; unlucky
蹇
⒈ 跛,行走困难:蹇足。蹇步。
⒉ 迟钝,不顺利:蹇涩。蹇滞。蹇拙。蹇运。时乖命蹇。
⒊ 傲慢。
⒋ 穷困。
⒌ 驽马,亦指驴。
⒍ 文言语助词:蹇谁留兮中洲?
⒎ 姓。
会意
lame, crippled; unlucky
匪
⒈ 强盗,抢劫财物的坏人:匪徒。匪首。叛匪。
⒉ 不,不是:匪夷所思(不是常人的想法)。获益匪浅。
bandit、brigand、robber
盗
形声:从匚、非声
bandits, robbers, gangsters
躬
⒈ 身体。
⒉ 自身,亲自:反躬自问。躬行实践。事必躬亲。
⒊ 弯曲身体:鞠躬。躬身下拜。
bend forward、bow、personally
形声:从身、弓声
body; personally, in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