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í
遗
jiàn
剑
⒈ 亦作“遗劒”。
⒉ 谓遗失宝剑。
引《后汉书·独行传·王烈》:“后有老父遗剑於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
《新唐书·张九龄传》:“臣以谓始造簿书,备遗忘耳。今反求精於案牘,而忽於人才,是所谓遗剑中流,契舟以记者也。”
⒊ 指遗失的剑。
引晋葛洪《抱朴子·用刑》:“所谓刻舟以摸遗剑,参天而射五步。”
⒋ 晋张华观天象,言丰城有剑,补雷焕为丰城令以寻剑。 雷掘地得两剑,以一遗华。华以为剑当有二,他日终当合。后华死,剑失所在。 雷死,子持剑过延平津,剑忽跃入水,但见二龙各长数丈,光彩照水。见《晋书·张华传》。后遂以“遗剑”指此典实。
引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石室祕书愁摄电,星池遗剑已成龙。”
⒌ 指死者遗留下来的剑。
引唐张景毓《大唐朝散大夫行润州句容县令岑君德政碑》:“抚遗劒而空存,想游冠而无及。”
宋王珪《冬节起居南京鸿庆宫等处神御殿表》之三:“奉容衣于别寝,悼遗劒于昔游。”
遗(遺)
⒈ 丢失:遗失。遗落。
⒉ 漏掉:遗忘。遗漏。
⒊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遗。路不拾遗。
⒋ 余,留: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a.经历世变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⒌ 死人留下的:遗骨。遗言。遗嘱。
⒍ 不自觉地排泄:遗尿。遗精。
⒎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遗传。
⒏ 抛弃:遗弃。
involuntary discharge of urine、leave behind、lose、omit
形声:从贵、辶声
lose; articles lost; omit
剑(劍)
⒈ 古代的一种兵器:宝剑。长剑。剑鞘。剑术。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亦喻书法雄健)。刻舟求剑。
blade、falchion、glaive、glave、sword
形声:从刂、佥声
sword, dagger, sa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