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湫
(1) 雁荡山著名的大瀑布
⒈ 上有悬瀑下有深潭谓之龙湫。
引《隋书·礼仪志一》:“鹿角生於杨树,龙湫出於荆谷。”
唐杜荀鹤《送吴蜕下第入蜀》诗:“鸟径盘春靄,龙湫发夜雷。”
清顾炎武《五台山记》:“北臺最高,后人名之叶斗峯。有龙湫,其东二十里为华巖岭。”
⒉ 瀑布名。在浙江雁荡山。
引前蜀贯休《无题》诗:“雁荡经行云漠漠, 龙湫宴坐雨濛濛。”
龙(龍)
⒈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⒉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⒊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⒋ 姓。
dragon、imperial
原为形声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湫
⒈ 水潭:“南有龙兮在山湫”。大龙湫(瀑布,在中国浙江省雁荡山)。
⒉ 凉:“湫兮如风”。
湫
⒈ 低洼:湫隘(低湿狭小)。
形声:从氵、秋声
a small pond; a damp and narrow pl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