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
一
kǒu
口
zhōng
钟
一种无袖不开衩的长外衣,即斗篷。其形如古乐器的钟,故称。
⒈ 一种无袖不开衩的长外衣,即斗篷。其形如古乐器的钟,故称。
引清方以智《通雅·衣服》:“周弘正著绣假鐘,盖今之一口鐘也。凡衣掖下安襬,襞积杀缝,两后裾加之。世有取暖者,或取冰纱映素者,皆略去安襬之上襞,直令四围衣边与后裾之缝相连,如鐘然。”
《西游记》第三六回:“那众和尚真个齐齐整整,摆班出门迎接,有的披了袈裟,有的着了偏衫,有的穿着个一口鐘直裰。”
《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不知从那里拖到一件又破又旧的一口鐘,围在身上,拥抱而卧。”
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一章:“袍子的款式裁缝得很好,腰肢上扎了两道宽褶,一下子就显得细腰之下摆衩撒开,很象一把刚收起的统伞,所以这种袍子又叫做一口钟。”
一只钟。
如:「庙里悬著一口钟。」
一
⒈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⒉ 纯;专:专一。一心一意。
⒊ 全;满:一生。一地水。
⒋ 相同:一样。颜色不一。
⒌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
⒍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
⒎ 乃;竞:一至于此。
⒏ 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
⒐ 或者:一胜一负。
⒑ 初次:一见如故。
⒒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a、an、each、one、per、same、single、whole、wholehearted
指事
one; a, an; alone
口
⒈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⒉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⒊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港口。
⒋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峰口。
⒌ 破裂的地方:口子。
gob、jaws、meatus、mouth、ora、orifice、ostium、scoop、stoma、stomata
心
象形
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钟(鐘、鍾)
⒈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警钟。编钟(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钟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
⒉ 计时的器具:钟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钟。钟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
⒊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钟头(小时,如“开了一个钟钟的会”)。
⒋ 杯子。
⒌ 集中,专一:钟情(感情专注)。钟爱(特别爱)。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bell
形声:从钅、中声
clock; 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