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十
sān
三
lóu
楼
⒈ 宋代杭州名胜。
引宋苏轼《南歌子·游赏》词:“山与歌眉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亦称“十三间楼”。 宋周淙《乾道临安志·楼》:“十三间楼去钱塘门二里许, 苏軾治杭日,多治事於此。”
⒉ 泛指供游乐的名楼。
引清曹寅《诸敏菴弹平调琵琶手法特妙无和之者感赋长句》:“叶儿觕恶笑扬州,官筵粉墨杂啁啾。套数空飜《村衙鼓》,晚风不唱十三楼。”
十
⒈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⒉ 表示多、久:十室九空。
⒊ 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成。
decade、ten、topmost
指事
ten, tenth; complete; perfect
三
⒈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⒉ 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three
指事
three
楼(樓)
⒈ 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亦指建筑物的上层部分或有上层结构的,或指楼房的一层:楼房。楼梯。楼道。楼层。城楼。岗楼。阁楼。楼台。楼船。办公楼。高楼大厦。
⒉ 姓。
a storied building、floor
形声:从木、娄声
building of two or more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