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杂虏杂虏的意思_解释_造句

杂虏

拼音 zá lǔ 注音 ㄗㄚˊ ㄌㄨˇ
拼音 zá lǔ 注音 ㄗㄚˊ ㄌㄨˇ
结构 (上下结构) (左上包围结构)
杂虏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时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蔑称。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蔑称。

《三国志·魏志·曹爽传》“夷三族” 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其在并州,名为骄豪。时杂虏数为暴,害吏民。”
唐皎然《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诗:“三军成父子,杂虏避封疆。”

网络解释:

杂虏

  • 杂虏,拼音是zá lǔ,汉语词语,旧时对边疆少数民族、北方塞外少数民族的蔑称。
  • 字义分解
    读音:zá

    基本字义

    杂(雜)zá(ㄗㄚˊ)

    ⒈  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杂乱。杂沓。杂感。杂志。杂货。杂居。杂务。杂品。错综复杂。私心杂念。

    ⒉  混合:夹杂。混杂。杂交。

    异体字

    • ?
    • ?
    • ?
    • ?

    汉英互译

    miscellaneous、mixed、sundry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mixed, blended; mix, mingle

    读音:lǔ

    基本字义

    虏(虜)lǔ(ㄌㄨˇ)

    ⒈  俘获:虏获。俘虏。(a.打仗时捉住敌人;b.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⒉  俘获的人。

    ⒊  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aptive、prisoner

    造字法

    形声:从力、虍(hū)声

    English

    to capture, imprison, seize; a prison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