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白髦”。
⒉ 牦牛的毛。
引三国蜀诸葛亮《又与孙权书》:“所送白眊薄少,重见辞谢,益以增惭。”
晋张敞《东宫旧事》:“太子有白眊拂二。”
《魏书·蠕蠕传》:“阿那瓌等拜辞,詔赐阿那瓌 ……露丝银缠槊二张并白眊。”
⒊ 以牦牛毛制的披衣,古代军中主帅卫士所服。亦指卫士。
引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中校之军皆白裳、白髦、素甲、素羽之矰,望之若荼。”
三国蜀诸葛亮《与兄瑾论白帝兵书》:“兄嫌白帝兵非精练。 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眊,西方上兵也。”
白
⒈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白色。白米。
⒉ 明亮:白昼。白日做梦。
⒊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⒋ 纯洁: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⒌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白。白卷。
⒍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白忙。白说。
⒎ 没有付出代价的:白吃白喝。
⒏ 陈述: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
⒐ 与文言相对:白话文。
⒑ 告语:告白(对公众的通知)。
⒒ 丧事: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⒓ 把字写错或读错:白字(别字)。
⒔ 政治上反动的:白匪。白军。
⒕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白族。白剧。
⒖ 姓。
white
黑、文、红、皂
象形
white; pure, unblemished; bright
眊
⒈ 眼睛看不清楚,引申为糊涂:眊聩(眼昏耳聋,糊涂)。“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⒉ 〔眊矂〕失意;烦恼。
⒊ 古同“耄”,老年。
形声:从目、毛声
dim-sighted; dull, bewild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