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g
风
zhǐ
指
⒈ 旨意,意图。
引《汉书·薛宣传》:“九卿以下,咸承风指,同时陷於谩欺之辜,咎繇君焉。”
宋司马光《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今之御史多承望要人风指,阴为之用。”
《明史·儒林传二·邹德涵》:“御史承风指劾之,贬秩归。”
⒉ 风采,风度。
引宋周密《齐东野语·庯峭》:“而齐魏间以人有仪矩可喜者,则谓之庯峭……今京师指人之有风指者,亦谓之波峭。”
⒊ 谓讽告其旨意。
引《史记·西南夷列传》:“恢因兵威使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
《汉书·严助传》:“上嘉淮南之意,美将卒之功,乃令严助諭意风指於南越。”
颜师古注:“风读曰讽,以天子之意指讽告也。”
明唐顺之《佥事孙公墓志铭》:“而邑人亦无敢告言恩者,乃稍稍以轻罪笞其一二宗人以风指百姓,百姓乃敢告恩。”
风(風)
⒈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⒉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⒊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⒋ 消息,传闻:风传(
)(传闻)。闻风而动。⒌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⒍ 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⒎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⒏ 姓。
风(風)
⒈ 古同“讽”,讽刺。
wind
形声:从虫、凡声
wind; air; manners, atmosphere
指
⒈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
⒉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指雨。
⒊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
⒋ 点明,告知: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
⒌ 直立,竖起:令人发(
)指(形容极为愤怒)。⒍ 意向针对:指标。指定。
⒎ 古同“旨”,意义,目的。
depend on、digit、finger、indicate、point
形声:从扌、旨声
finger, toe; point, indic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