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
七
dān
担
bā
八
nuó
挪
⒈ 一再耽搁拖延。
引《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今日会门外玉皇庙圣诞打醮,该我年例做会首……因与众人在吴道官房里算帐,七担八挪缠到这咱晚。”
【解释】一再耽搁拖延。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4回:“因与众人在吴道官房里算帐,七担八挪缠到这咱晚。”
【语法】七担八挪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七
⒈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⒉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
⒊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seven
会意
seven
担(擔)
⒈ 用肩膀挑:担水。
⒉ 承当,负责:担负。担任。担当。担待(a.原谅;b.担当责任)。担重任。担风险。
担(擔)
⒈ 挑东西的用具,多用竹、木做成:扁担。
⒉ 一挑东西:担子。勇挑重担。
⒊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担等于一百斤。
⒋ 量词,用于成担的东西:一担水。
担
⒈ 同“掸”。
dan、picul
形声:从扌、旦声
carry, bear, undertake
八
⒈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eight
指事
eight; all around, all sides
挪
⒈ 移动:挪动。挪移。挪借。挪用。
⒉ 揉搓:挪挲。挪绳破篾(搓绳子,破篾片)。
move、shift
形声:从扌、那声
move, shift on one 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