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子
(1) 同“袍”
(2) 表示或标志某一行业、等级或职务的装束
⒈ 有夹层的一种长衣。
引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或有朝客讥宋济曰:‘近日白袍子何太纷纷?’ 济曰:‘盖由緋袍子、紫袍子纷纷化使然也。’”
《红楼梦》第三一回:“﹝他﹞把宝兄弟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带子也繫上,猛一瞧,活脱儿就像是宝兄弟。”
鲁迅《花边文学·洋服的没落》:“少年英俊之徒,不但自己必洋装,还厌恶别人穿袍子。”
中国式衣服,男女适穿,在古时长可至脚,且内有铺著绵絮的夹里。现今款式多变化,亦泛指不衬绵絮的单袍。
袍
⒈ 中式长衣:袍子。长袍。旗袍。棉袍。皮袍。同袍(旧时军人相称)。袍泽(“袍”和“泽”均为古代衣服,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如“袍袍之谊”、“袍袍故旧”)。
⒉ 衣服的前襟:“反袂拭面,涕沾袍”。
gown、robe
形声:从衣、包声
long gown, robe, cloak
子
⒈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⒉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⒊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⒋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⒌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⒍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⒎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⒏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⒐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⒑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⒒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⒓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⒔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⒕ 姓。
son、child、seed
象形:像小孩子在襁褓中
offspring, child; fruit, seed of; 1st terrestrial bra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