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南皮南皮的意思_解释_造句

nán

南皮

拼音 nán pí 注音 ㄋㄢˊ ㄆ一ˊ
拼音 nán pí 注音 ㄋㄢˊ ㄆ一ˊ
结构 (上下结构) (单一结构)
南皮的意思
词语解释:
县名。秦置。今属河北省。汉末建安中,魏文帝曹丕为五官中郎将,与友人吴质等文酒射雉,欢聚于此,传为佳话。后成为称述朋友间雅集宴游的典故。
引证解释:

⒈ 县名。 秦置。今属河北省。汉末建安中, 魏文帝曹丕为五官中郎将,与友人吴质等文酒射雉,欢聚于此,传为佳话。后成为称述朋友间雅集宴游的典故。

《文选·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
李善注引《汉书》曰:“渤海郡有南皮县。”
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念昔渤海时, 南皮戏清沚。”
唐陈子良《游侠篇》诗:“东郊鬭鸡罢, 南皮射雉归。”
清唐孙华《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胜流宗北海,高会集南皮。”

字义分解
读音:nán

基本字义

nán(ㄋㄢˊ)

⒈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⒉  姓。

其他字义

nā(ㄋㄚ)

⒈  〔南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异体字

  • ?
  • ?

汉英互译

south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读音:pí

基本字义

pí(ㄆ一ˊ)

⒈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皮毛。

⒉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皮。

⒊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皮。书皮。

⒋  表面:地皮。

⒌  薄片状的东西:豆腐皮。

⒍  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皮了。

⒎  不老实,淘气:顽皮。

⒏  指橡胶:胶皮。皮球。

⒐  姓。

异体字

  • ?
  • ?
  • ?
  • ?
  • ?
  • ?
  • ?

汉英互译

hull、husk、peel、skin、tegument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skin, hide, fur, feather; outer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