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ān
千
piān
篇
yī
一
lǜ
律
千篇一律
(1) 机械地重复或无变化
(2) 以外观(如表面、颜色或款式)无差异
(3) 指诗文公式化,泛指互相重复的
⒈ 本指诗文公式化,后亦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
引语本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康乐云:‘ 张公虽復千篇,犹一体耳。’”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白乐天﹞晚更作知足语,千篇一律。”
鲁迅《而已集·略谈香港》:“这‘ 金制军’是前清遗老,遗老的议论是千篇一律的。”
艾芜《漫谈三十年代的左联》:“订出许多条条框框,必然导致千篇一律,公式化、概念化。”
形式或内容毫无变化。
【解释】比喻文章、题材、写法等公式化。也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出处】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千篇一律,诗道未成,慎勿轻看,最能易人心手。”
【示例】她又开始说起千篇一律的恳求的话语来了。(沙汀《磁力》)
【近义词】千人一面、如出一辙、一模一样、一成不变、陈旧见解、老生常谈、规行矩步、照猫画虎、如法泡制
【反义词】千差万别、形形色色
【语法】千篇一律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千(韆)
⒈ 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千周(无线电波频率单位)。千克(即一公斤)。千米(即一公里)。
⒉ 喻极多:千里马。千言万语。千钧一发。千虑一失。千锤百炼(①喻多次斗争考验;②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
⒊ 见“秋”字“秋千”。
⒋ 姓。
kilo、millenary、thousand
形声
thousand; many, numerous; very; (Cant.) a cheater, swindler
篇
⒈ 首尾完成的文章或诗词:篇章。诗篇。篇目。篇什(
)(《诗经》中的“雅”和“颂”以十篇为一“什”,所以诗章亦称“篇什”)。篇幅。长篇大论。千篇一律。⒉ 量词,指文章、纸张、书页:一篇论文。
book、piece
形声:从竹、扁声
chapter, section, essay, article
一
⒈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⒉ 纯;专:专一。一心一意。
⒊ 全;满:一生。一地水。
⒋ 相同:一样。颜色不一。
⒌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
⒍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
⒎ 乃;竞:一至于此。
⒏ 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
⒐ 或者:一胜一负。
⒑ 初次:一见如故。
⒒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a、an、each、one、per、same、single、whole、wholehearted
指事
one; a, an; alone
律
⒈ 法则,规章: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
⒉ 约束:律己。
⒊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⒋ 旧诗的一种体裁:律诗。
⒌ 姓。
law、restrain、rule
形声:从彳、聿声
statute, principle, regulation